弦歌不断,薪火相传,做好云教育的“摆渡人”|教学主管微访谈
继续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网络教学系列专题(六)
他,一生投身于教育事业中;她,刚刚进入高校教师队伍;他们,都是继续教育工作的践行者!教育工作,有传承,才有创新。几代人的奋斗为国戏继续教育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以老带新传帮带,以熟带生促成长”。本期内容,就让我们一起来听听继续教育部两位老师在疫情防控期间关于网络教学的心里话吧!
邵宏超老师,国家级剧作家,原北京剧协剧本委员会副主任。代表作为京剧《奥赛罗》、黔剧《神寨》、评剧《乌苏里之歌》、京剧《雁南飞》、话剧《太行情歌》等作品。
曾在中国戏曲学院戏文系任教20年,从1998-2002年担任戏文系正、副主任,2002-2006年担任成教部主任。现为学院教学督导专家之一。
战疫情——网络教学的几点感受
我们继续教育部,是中国戏曲学院一个具有特色的教学部门,她为全国戏曲战线的编、导、演、音、美等等各个专业培养中青年骨干。几年来,在学院和系部领导的有力领导下,学历教育、非学历培训、艺术创作、社会普及等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是北京市成人教育领域的先进单位。继续教育部团结了一大批院内外资深专家教授,培养了一支充满干劲的青年教学管理和教学团队。
我作为一个老教师,几十年来一直在课堂上、在黑板前,为戏文专业的学员们讲述编剧理论,并指导他们创作大中小型戏曲剧本,虽无成就,也还轻车熟路。二月底以来,在部门教学主管何依霖老师的安排下,我开始了网上教学,这真是老教师遇上了新问题,由过去的教室、课堂、黑板,变为屏幕;变为一人在线主讲,学生们却远在他乡·····很有些不习惯!但是,一个月下来,在青年教师任国震同志的协助下,这种新的网络教学方法却渐渐的引起了我的喜爱,并有以下几点感受:
一、距离的变化。在网络教学的课堂上,师生的距离不是远了而是近了,头像变大了,在屏幕上甚至可以看见学生们细微的表情;学生们的注意力集中了,而不是减弱了;教学效果强烈了,而不是淡漠了。
二、师生间可以真诚交流。屏幕拉近了师生的距离,教师讲课中的冷静分析、层层深入,或声情并茂、或激情澎湃,更会强烈地感染学生;而学生们一举一动、一颦一笑,或点头、或摇头,也鲜明地反馈给教师,在下一瞬间的讲授中及时地做出调整,这与当代戏剧观念“观众是演出的一部分”的道理是一样的。
三、网络教学使启发式的课堂更热烈,更活跃。教师在放大了的镜头前,更迸发出了艺术思维的电光石火,学生们在镜头前受到激励,思路更敏捷、发言更精准。
四、兼收并蓄,保留了传统教学中的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例如:学生可以通过软件的“举手”功能发言;教师无法使用黑板,但可以通过“屏幕共享”的功能分享板书;老师还可以提出某部作品,组织全班同学通过“屏幕共享”功能共同观看,进行艺术研讨,有时还会激烈争论。
总之,网络教学这一新生事物,显示出实力强大的生命力,刷新了原有的教学面貌。愿它与传统课堂教学花开并蒂,成为教学百花园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何依霖,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钢琴系,研究生学历,中国戏曲学院继续教育部教学主管;文化部艺术发展中心音乐考级特聘考官。讲授课程被评为北京市“学科德育精品课例”,获北京市“中小学优秀课堂教学设计”比赛一等奖;课例《天鹅》由教育部“国培计划(2017)”项目培训课程录用。发表《刍议江南丝竹合奏曲春江花月夜》、《流行音乐融入课堂教学的意义与措施》等论文,主编声乐教材《声乐教学与作品演唱》,参与编写全国学前教育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钢琴》。
2020年的春天,受新冠病毒疫情的影响,全国各地大中小学延迟开学。在“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特殊时期,为保证教学质量,稳定教学秩序,在学院党委和部门领导统一指导和及时部署下,继续教育部迅速针对网络教学方案和具体实施要求做出了细致的规划,以应对这次“大考”。
一、信心,始于最初的坚持
从1月22日——寒假假期的第五天开始,根据学院的疫情防控要求,我们要负责统计全体继续教育学生每天的健康状况。看到医护人员们在前线奋不顾身的身影,看到学校的老师们在新春前夕依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时,我深刻地意识到,必须要排除所有困难,做好疫情防控的工作。在不断的强调和提醒下,学生们很快就自觉、自主地将每日上报变成了“习惯”。
通过疾控调查工作的开展,使学生们认识到:特殊时期,必须听从学校的统一安排,积极配合各项工作,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而努力!这为我们后面开展网络教学工作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也让我对即将开展的网络教学阶段的学生管理工作充满了信心。可以说,1月22日那天既是我们继续教育部疫情防控工作开始的日子,更是我在网络教学阶段对于管理模式探索的新的起点。
二、学习、成长,永远没有尽头
宋飞副院长第一时间对疫情防控期间的网络教学工作作出重要部署。自2月上旬开始,在姚主任的带领下,我们便开始了网络教学的各项准备工作,具体的工作内容在《解锁“云学习”,我们有办法》这期文章当中已经进行了详述。归纳而言,主要集中在精品课程与网络平台的选择、授课形式的确定、软件平台的测试、授课教师的辅导、学生的组织管理、课程群的建设、课程实施方案的细化以及教学进度与质量的保障与监控等等关键点的解决上。
1、最刻苦铭心的“学习”
2月中旬,部门计划在各大院校的国家级精品课程的资源中选定符合我们授课内容的课程,并作为网络教学的辅助手段使用。用继续教育部的“教学智囊”邵宏超教授的话说,教学主管要对“编导演音美”各个专业都有所了解。为了打好有准备之仗,邵老师不断地对部门教学安排出谋划策。我们在395门精品课程资源中,圈选出符合我校各专业方向的课程,然后对相应的课程逐一观看。通过选课这个环节,我对部门所开设的所有专业有了一次全新的认识,也让我借此机会得到了很好的学习和成长。作为教学管理人员,我们必须“懂得专业”,才能“管好专业”。
2、最喜悦的瞬间
在最初的规划中,我们就希望授课平台能够实现供所有课程统一使用和管理、具备在线录制功能、确保师生在线同时观看精品课程等需求。我们的授课教师平均年龄在50岁以上,如果授课平台操作太繁复,会不利于老师们的使用。几经对比斟酌之后,终于选定了“瞩目”软件作为指定教学平台,同时配合使用微信课程群进行教学管理。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在我们共享视频的时候又出现了新的难点,焦急之中,协助工作的学生们一直锲而不舍地陪着我进行反复测试。很快,我们就找到了解决的办法,那一刻,是我在整个网络课程筹备阶段最喜悦的瞬间,不仅因为攻克了一个“难题”,更是因为在这些难关中,始终有一群值得信赖的学生陪我闯、伴我行。
人们说:没有一个人能够独自成功。那一刻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更加深刻了。正是因为有了领导们的指引、同事们的支持、同学们的协助,才能让我的网络教学筹备工作进行的如此顺利。感恩的同时,也让我看到了继续教育学生们无穷的潜力和真挚的热心,这些温暖的瞬间就好像是寒冬中的一抹暖阳,给了我们无尽的希望和能量。
第一周的教学显得格外的紧张和忙碌,我早早就准备好了四个电脑设备同时监控网络课堂。宋飞副院长根据教学巡查督导的情况,第一时间对网络教学给予了细致的指导。随后,在姚主任的召集下,全体同志在网络教学总结会中,深刻反思、积极交流,使之后的几周教学运行更为平稳、管理更为完善。除了基础性的措施之外,我们对未来复课后的线上线下教学衔接和教学安排都提前做好相应的规划及预案,为了提升“教与学”的质量,我们制定了网络教学的评价手册,又依据“334”评价评分原则制定了《中国戏曲学院继续教育部疫情防控期间网络教学学科成绩综合考核标准》等。希望通过对教学内涵的建设,实现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推动教学的良性循环。
第一周网络教学的学生出勤率是99%,第二周这个数字变成了100%。也许更多的人关注的是数字的变化,但是对于我来说,增长的不是数字,而是同学们对于学习的热忱和信仰。每到周五,我都会在班级群中提出每周的希望和要求,我愿意相信也应该相信,每一次的坚持都是掷地有声的,每一次的锲而不舍都必有回响。
中国戏曲学院继续教育部一直以来积极顺应继续教育发展和改革的趋势,力求将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探索“网络教学+面授”的混合教学模式。这次疫情,加速了继续教育的混合式教学改革,也让我们在实际教学中积累了更多的经验。未来,我们也将继续加快推进网络课程资源建设,发挥学校特色学科优势,以信息化手段逐步实现继续教育和网络教育的融合。
在这场疫情面前,教师和学生都在摸索中逐渐成长,网络教学是继续教育的重要手段和工具,但一定不是教育的全部。作为有温度的教育者,我们要考虑的不仅仅是线上的学习,还有线下的参与、实践、创造等等;而作为学生的你们,应该敞开心扉接受一切的挑战和美好。老师们每一次的挑灯夜战、焚膏继晷,每一次的亲切问候、深情凝望都是在对“孩子们”表达着内心最深沉的爱与祝福!亲爱的同学们,“时不我待、岁不我与”,此时此刻,愿你们健康平安、愿你们诸事顺遂,愿你们把握机遇潜心钻研学业,愿你们花开之时载誉归来!
“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在特殊时期的网络教学工作中,唯有不忘初心、不忘使命,弦歌不辍、薪火相传,怀着对教师职业的敬畏之心,才能做好教育的“摆渡人”。我们将继续发扬我院继续教育部扎实肯干的工作作风,在这场战“疫”中学习成长、凝聚力量!